“中柬合作开发的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吸引200多家国际企业入驻,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20254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柬埔寨之际在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对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给予了高度评价。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位于西哈努克省磅逊港市,于20082月由洪森亲王亲自奠基,十多年来,在“八方共赢”的发展理念下,不断加快开发建设,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企业的青睐,成为了当地工业发展的“引擎”。


西港特区250302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与区内企业实现共赢发展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临近西哈努克国际港、西哈努克国际机场以及金港高速公路,交通便捷畅行。很难想象,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高低落差达70多米,遍布沟壑和丘陵的莽原荒滩,无水、无电、无路、无网。为尽快满足企业入驻生产的条件,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平台+”理念,不断优化基础配套设施及国际服务体系,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十余年间,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从用发电机自己发电,到接入西哈努克省输电网,建有热电厂、柬埔寨国家变电站;从最初自己打井建设水塔,到自建水厂;从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到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公寓楼、职工宿舍、邻里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相继落成,以及柬埔寨“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法律服务中心、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和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两所大学等先后设立,一步一个脚印,把一片荒地开发成为了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国际工业园,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公司2010年入驻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特区靠近港口、机场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马装制品(柬埔寨)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格里•拉弗蒂说道,该公司主要生产高品质的马术装备和服装等,是首家落户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欧洲企业。格里•拉弗蒂介绍道,公司已从最初的20名员工发展至170名,年营业额达500万美元。


共享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平台优势,取得共赢发展的又何止马装制品(柬埔寨)有限公司。走进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厂房鳞次栉比,如今,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机构)202家,企业数占西哈努克省全省工厂企业数约70%,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成为了柬埔寨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西港新图2


逐步推进产业升级,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招商不仅仅只是数字的增加,更注重产业发展与当地国情的融合,因地制宜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近年来,随着区内产业承接能力的提升,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适时启动工业二期建设,从工业一期以纺织服装、箱包皮具、木业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创新的和具有竞争力的新兴工业和制造业,重点引进汽配轮胎、新材料、五金机械、建材家居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及产业链配套企业入驻。在这些产业的带动下,特区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20254月正式奠基的比亚迪(柬埔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工厂总占地面积12万平米,年产能1万台,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建成后,不仅将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亮色,更能带动柬埔寨汽车制造业发展,助力柬埔寨推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


西特奠基1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所在的西哈努克省被柬埔寨政府称为“冉冉升起的西南之星”,要将之打造成为多功能经济示范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西哈努克省发展最好的经济特区,正在加快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融合,致力为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及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的建设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为当地工业化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