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不断提升理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弘扬企业家精神。荣德生先生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对无锡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深远。9月29日,“实业兴邦 百年荣范——荣德生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隆重举行。无锡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项雪龙参会并讲话,江苏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熊杰,香港隆源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智健,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等专家学者作精彩发言。江苏省政协常委、无锡市工商联主席、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作为无锡企业家代表参会并发言。大会聚集众多政界、商界、学界人士,大家共同探讨研究荣德生先生的深远影响,并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
周海江在发言中指出,荣德生先生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荣德生先生的名言“非恃有充实之资本,乃恃有充实之精神。精神为立业之本”,这样的精神力量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锡商的成长。
周海江分享说要弘扬荣德生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荣德生先生成长于朝政腐败、外敌入侵的艰难时期,他主张“多立工厂”,以“杜侵略”“抵外货”“塞漏卮”。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无锡,多次胁迫荣德生先生合作,均遭到严词拒绝。他还积极支援抗日战争,以“乐农氏”的名义捐助面粉5万包,并用船只接运难民回无锡,其名下的公益铁工厂更是停止生产纺织、面粉机器,专门制造武器供部队作战使用。周海江表示,我们要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使爱国主义成为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荣德生先生坚韧不拔的艰苦创业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周海江说。荣德生先生创办保兴面粉厂时,资金仅有6000元,且在投产后遭遇销路不畅、大股东抽走股金等困境,但他并未气馁,而是抓住日俄战争之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荣氏企业面临严重经营危机,最终也成功化险为夷。周海江指出,在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要常怀进取之心,永不懈怠,才能战胜艰难险阻。
此外,周海江还强调了荣德生先生勇于进取的开拓创新精神。荣德生先生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加强技术改造,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主持申新三厂时,他大胆废除“工头制”,采用“泰罗制”,引发了无锡近代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周海江表示,新征程上,我们要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加快各方面创新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周海江最后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对荣德生先生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学习他的优良品格,团结广大锡商,胸怀报国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