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实体商业面临消费疲软、电商冲击的双重压力。然而,红豆国际商业二公司却交出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288%,在集团三级企业排名跃升至第12名。
优秀成绩的背后,靠的是该公司总经理李燕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以“闯”的劲头、“巧”的智慧、“干”的作风,在商业寒冬中闯出一片新天地,掌舵仅4年的她也于近日获评红豆集团攻坚克难发展先锋。
以破局思维打开增长通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提升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因为错综复杂的大环境影响,近年来消费降级、不敢消费的现象也逐渐浮现,影响了实体商业的出租率以及租金高低,这些都是亟需面对和解决的困难。李燕认为,越是这种时期,越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迎难而上,她通过招商突围,把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面对公司下属的商业综合体——中山路万花城有空置多年的异形商铺,李燕亲自带领团队在三个月内对接了30余家品牌,最终引入一家知名连锁的电竞网咖,不仅填补项目上的业态空白,更带动了周边租金提升。“商业没有死棋,只有没想透的活路。”她要求团队掌握“招商四维法则”:一手信息抓先机、专业方案显诚意、长期共赢筑信任、服务升级保黏性。这套方法论让国民人气品牌蜜雪冰城、体能连锁品牌追风跑酷、还有全国连锁的数码品牌VIVO等共计14家新签品牌于半年内落地,新增年收益225.28万元。
谈判攻坚,在“铁条款”中撬开突破口。李燕发现,某个知名品牌因项目初建时期洽谈的原商务条件较为严苛且有排他约定。于是她亲自挂帅,组织法务、财务、营运等团队认真梳理合同条款,同时以客流数据佐证调租的合理性。历经7轮谈判,最终破局,实现租金条件重构。“谈判桌上的每一分增长,都是对运营能力的货币化投票。”她如是说。这也是公司精细化管理之下最良性的结果。
用精耕细作产出持续收益
稳步增长与持续盈利的背后,往往潜藏着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即精细化运营,李燕认为应该以精细化运营是基石,也是项目经营持续提升的重要法宝之一。
在日常商户管理和客户关系维护方面,她大胆推行“大营运”理念:动态跟踪经营数据、专业分析精准帮扶,建立高频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商户痛点,联动商户策划营销活动,共享人气流量红利。一系列组合拳让商业二公司各项目租金收缴率均达100%,亦有多家商户主动扩铺经营。同时带领团队,通过推进精细化管理,包括制定清晰的现场管理标准并强化执行,进行风险预判降低经营损失等,积极抓销售最大化,不断提升公司收益。
狠抓活动的策划则显露出她对“流量转化”的深刻洞察。公司下属另一商业综合体——江阴万花城借势“苏超联赛”,打造主题DP点、推出凭票折扣,巧妙将球场激情转化为商场热度,最终实现客流与销售分别增长13%和20%。线上线下矩阵传播突破10万+曝光——每一场活动都成为精准的流量引擎。
“实体商业的复苏不在宏大的口号,而在每天对商户经营的分析,每次活动细节的打磨。”李燕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运营要点,这些看似琐碎的坚持,构筑起对抗行业寒冬的坚实堤坝。
用差异化破译消费密码
李燕还不断创新“打法”,通过场景革命,把商场变成“社交目的地”。
在中山路万花城,李燕团队敏锐捕捉到Z世代“为情绪买单”,对现场体验感要求更高的消费趋势,因为现在拼的不是卖货,而是制造值得发朋友圈的瞬间。
他们将项目传统的市集活动升级为“荷花电音派对+泡泡乐园”的沉浸式体验。此次活动期间客流峰值达2.5万人次,商户单日营业额更是翻番。
作为商业人,需要实时、敏锐地感受行业的细微变化,这不仅在招商阶段可以作为风向变化的考量,甚至能够为整个项目的定位及调整做出重要参考。2025年,中山路万花城的调改方向,是重餐饮、体验,轻零售,李燕表示,除了年轻人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体验感才是王道这些因素之外,夜经济的兴起也是这次调整的一个重要参考要素,我们借力无锡市“夜间经济十条”,积极把政策红利转化为真金白银。
而在江阴临港,商业发展呈现另一番景象。江阴万花城开业三年招商率近95%,已是当地的商业标杆。但李燕清醒地拒绝“躺赢”,将升级的目标指向品牌层级:“要临港首店,更要江阴首店!” 她表示,接下来将会通过更加精准有效的招调达到项目收益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澄西商业标杆的美誉。
“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李燕常挂在嘴边的话。从接手江阴万花城的招商率不足80%到如今将近95%接近满铺,再到公司排名跃升至集团第12位,她以火象星座的雷厉风行,诠释了红豆“攻坚克难”的真正含义。她坚定地表示,下一步,将根据不同项目定位,在人才培养、空间进化以及提升大运营软实力等各方面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存量改造等不同角度去打造增长引擎,通过精细管理、平台嫁接、技术赋能和政策协同等方式实现各方收益多赢,从而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