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柬友好合作的宏大篇章中,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简称“西港特区”)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格外引人注目。自其开发建设以来,已八次被写入中柬《联合声明》《联合公报》《联合新闻公报》,这一非凡的成就充分彰显了中柬两国领导人对其发展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 。
回溯历史,2016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联合声明》中,“中方将积极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能源、通信、农业、工业、旅游等重点领域与柬方加强合作,继续实施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合作项目”被郑重提及。这是西港特区首次被写入联合声明,如同在中柬合作的蓝图上落下浓墨重彩的第一笔,标志着特区在双边合作中开启了其蓬勃发展的新征程。
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联合新闻公报》提出,“支持中方企业继续推进金边-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机场等项目,双方共同建设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
201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强调“继续建设和运营好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并积极参与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暹粒新机场等项目建设” 。
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新闻公报》提到“中方愿继续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赴柬投资、开展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愿与柬方携手推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金边至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吴哥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
时间来到202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指出,“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重点,深化两国产能投资合作,助柬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西哈努克省建设成多功能经济特区,打造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 。
202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指出,“依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金边 - 西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柬投资” 。
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联合公报》再次强调,“充分发挥中柬产能与投资合作机制作用,着眼柬建成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愿景,共同开展柬‘工业发展走廊’研究。依托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和金边 - 西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柬投资” 。
而在2025年4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表示“中方愿继续支持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发展,着眼柬建成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愿景,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加大对柬投资” 。这第八次被提及,是对西港特区过往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深切期许,激励着特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西港特区作为中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也是中柬唯一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国家级经贸合作区,自2008年2月由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亲王亲自奠基以来,秉持着“八方共赢”理念,由中国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主导开发建设。在江苏省和无锡市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西港特区从一片无路、无水、无电、无网,高低落差70米的莽原荒滩,逐步发展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
如今的西港特区,总体开发面积11.13平方公里,区内6平方公里初步实现“六通一平” 。还引入了由柬埔寨发展理事会、海关、商业部、劳工部、西哈努克省政府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成立了法律服务中心,设有卫生服务中心,建有西哈努克省中柬友谊理工学院和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两所大学,为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截至目前,西港特区已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机构202家入驻,区内工厂企业数占西哈努克省全省约70%,创造就业岗位3.2万个。其强劲的发展动能,不仅为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及柬埔寨“工业发展走廊”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柬埔寨工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被誉为“中柬务实合作的样板”、西哈努克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地民众勤劳致富的“金饭碗” 。
在中柬双方加快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作为中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西港特区正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国际化,产城融合、产教融合、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融合,致力于建设成为柬埔寨的产业新高地、城市新中心、经济新引擎。柬埔寨投资委员会秘书长谢无敌对西港特区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寄予厚望。他表示,相信西港特区将在吸引更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投资项目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发展柬埔寨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施柬埔寨第七届政府“五角战略”第一阶段、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及有效、有成果地推动“工业发展走廊”建设,带领柬埔寨实现2050年成为高收入国家的目标方面都做出积极贡献 。
未来,西港特区必将在中柬友好合作的光辉照耀下,继续书写辉煌新篇章,为中柬两国的共同发展和两国人民的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成为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生动典范。